面对今年第13号台风“剑鱼”(强热带风暴级)的严峻考验,广东省科学院海南产业技术研究院(以下简称“海南产研院”)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,科学部署防台防汛工作。经受住了狂风暴雨的冲击,成功实现了人员零伤亡,并将财产损失降到最低。
周密部署,筑牢防台“安全堤坝”
在台风“剑鱼”登陆前夕,海南产研院成立应急指挥小组,召开专题部署会议,明确责任分工,开展防灾准备工作。
物业管理团队迅速行动,对园区屋顶防水、外窗密封、地下室排水、电梯机房及应急发电机房等关键部位开展多轮隐患排查。同时全面清点并补充沙袋、排水泵、油锯等应急物资,确保发电机燃油充足。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,建立全流程闭环工作机制。
三公里服务站同步落实防台措施,工作人员紧急对育种大棚进行结构加固,对珍贵育种科研材料进行重点保护处理,全面检修电路设施、疏通排水沟渠,全力守护南繁科研基地的生产安全。
台风过境后,经现场勘查,双创园园区出现部分楼层窗户密封条开裂、玻璃破损,雨水渗入室内;楼顶积水导致配电机房进水;园区围挡倒塌近百米;约100余棵树木倾倒;停车场道闸被刮断。三公里服务站育种大棚严重倾斜,农田出现积水,部分科研玉米倒伏。
快速响应,抢险救灾“高效有序”
台风过境期间,海南产研院应急指挥体系高效运转,持续跟踪预警信息,实时发送安全提醒,严格执行人员避险转移措施。
风雨稍歇,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立即展开。物业管理团队组织技术力量和全体员工,对双创园每栋建筑开展立体化灾损排查。实施分级处置:优先处理配电机房进水、高空坠物、漏电风险等高危隐患;快速解决设备泡水、道路阻塞、围挡倒塌等问题。全体员工投入清障排涝工作,并协调政府相关部门及志愿者力量支援。
三公里服务站同步开展抢修工作,工作人员全力对倾斜的育种大棚进行维修,排除农田积水,抢救受损的科研玉米材料,为南繁科研工作重启创造条件。
目前,双创园主要道路已疏通,供电基本恢复,积涝基本排清;三公里服务站育种抢救工作进展顺利。预计全部善后工作将在一周内完成。
此次抗击台风“剑鱼”,充分体现了海南产研院的应急管理能力和责任担当,目前已全面梳理受损情况,正积极推进保险理赔与生产恢复工作。作为服务“南繁硅谷”建设的重要力量,海南产研院将继续完善应急管理机制,提升防灾减灾能力,为国家南繁科研事业和海南自贸港建设贡献力量。
供稿:海南产研院综合管理部
撰稿:马李沛沛
审稿:常海龙
校稿:陈虹容 郭欣悦